減重藥康纖芙,與情緒和行為

調整食物成癮的康纖芙

康纖芙(Contrave®)是調整大腦,降低對食物成癮的減重藥。

這個藥的兩個成份,其實都有點歷史了,老藥新用,不像腸泌素是近幾年才變得熱門。

  • 第一個成份是 Naltrexone,過去是用來治療鴉片、嗎啡的成癮
  • 第二個成份是 Bupropion,有一些抗憂鬱的效果,也曾被用來治療菸癮

所以滿有趣的,但又不那麼意外,因為對食物超出身體需求的渴望,也滿像是成癮行為。

藥物的用法是從每天一顆開始,最高可加到每天四顆,分成早晚各兩顆使用。

藥物最常帶來的不舒服是噁心和頭痛,有些人還會有便秘的問題。

康纖芙的吃法

最高劑量是早晚各兩顆,總共四顆。

但並不是一開始就吃到最高劑量,而是要按照計劃,逐週加量:

  • 第一週:早上一顆
  • 第二週:早晚一顆
  • 第三週:早上兩顆、晚上一顆
  • 第四週:早晚兩顆

逐漸增加劑量,可以減輕用藥初期的噁心、頭痛等不適。

另外這些事項,用藥時也要留意:

  • 藥要整顆吞下去,不要咬碎、壓碎或剝半
  • 不要跟高脂肪的食物一起吃,這樣會讓藥物在體內吸收太多,可能會增加副作用
  • 可能會讓血壓或心跳變高,需要定期回診檢查

對食物成癮?

臨床上如果發現個案對食物的渴望,已經超乎理性程度,有時會用點藥物來調節大腦的功能。

例如,明明不餓,卻滿腦子想著要吃什麼。

明明健康檢查報告滿滿紅字,卻仍忍不住想吃高熱量的速食。

理性上知道自己該瘦一點比較好,但只要看到甚至想到美食,就克制不了吃東西的念頭。

這其實有一點像酒癮、菸癮一樣,因為物質帶來的短暫滿足,陷入一個傷害自己的輪迴。

飢餓和獎勵中樞

飢餓的感覺中樞,負責發出餓的訊號。這個中樞位於大腦下視丘(hypothalamus)。

食物是一種獎勵,得到獎勵後大腦釋放多巴胺,帶來愉悅的感覺。這個中樞位在中腦邊緣系統(mesolimbic system)。

動物實驗直接把藥物打在這個部位,發現老鼠變得不想吃東西。

但人畢竟不方便這樣在腦裡打藥,所以是用吃的,最後影響的就是飢餓中樞和獎勵中樞。

白話說,吃藥之後,會變得沒那麼想吃,即使吃了也變得沒那麼過癮。

預期的減重效果,大約一年降 5-10%。

四種肥胖的類型

美國梅約診所曾發表一項研究,探討是否能根據造成肥胖的不同原因,給予適當的治療。

研究找了 450 位肥胖的人,進行以下檢查,以針對肥胖原因分組:

  • 飽足感測試:請受試者吃一頓自助餐,看看每個人要吃多少卡路里,才會說「我飽了」
    • 如果一個人要吃很多才會飽,就可能是「飢餓大腦型(Hungry Brain)」肥胖
  • 飽足維持測試:所有人吃一樣的早餐,然後每隔 15 分鐘問「你餓了嗎?」
    • 如果飽足感消失很快,則歸類為「飢餓腸胃型(Hungry Gut)」肥胖
  • 問卷評估:使用 HADS(醫院焦慮與憂鬱量表)與 TFEQ(三因子飲食問卷)
    • 如果得分高,就代表是「情緒飢餓型(Emotional Hunger)」肥胖
    • 這類型的人,吃東西是為了為情緒的壓力尋找出口,或是大腦想要找快樂
  • 基礎代謝測試:直接用儀器測定完全不活動時消耗的熱量、身體的肌肉與脂肪組成
    • 代謝率比預期值低,就是「代謝慢型(Slow Burn)」肥胖

一個人也可能同時屬於兩種以上類型,稱為混合型。

研究也發現,康纖芙使用在「情緒飢餓型(Emotional Hunger)」肥胖身上,效果最好。

康纖芙的適用對象

仿單以體重除以身高平方(BMI)的數值,訂定服藥的標準:

  • BMI 30 以上,可以使用
  • BMI 介於 27 到 30 之間,且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問題,可以使用

不在仿單適應症範圍內,則視醫師、患者的共同決策而訂。

怎麼評估康纖芙有沒有效?

一個廣泛使用的評估方法:服藥三個月後,體重至少要減少原本的 5%。

比如說原本體重是 80 公斤,那在完整的療程三個月後,應該至少要減少 4 公斤,才被認定是有效的治療。

如果已經使用康纖芙三個月,但還沒辦法達到這個標準,那就應該重新評估,考慮換藥。

康纖芙的禁忌症

依據康纖芙的仿單,以下都是藥物的禁忌症:

  • 罹患未受控制的高血壓
  • 有癲癇症或癲癇發作的病史
  • 已知有中樞神經系統腫瘤
  • 使用其他含 bupropion 的產品
  • 有躁鬱症病史
  • 患有暴食症或心因性厭食症
  • 長期使用類鴉片,或突然戒斷鴉片劑
  • 突然停用酒精、苯二氮平類藥物、巴比妥酸鹽類藥物及抗癲癇藥物
  • 同時施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(MAOI)
  • 已知對藥物成分過敏
  • 重度肝功能不全